相信絕大多數人在看到大街小巷滿滿當當的重慶雞公煲店時,總會有一種潛意識:重慶雞公煲當然是重慶特產啦!
直到通過一個偶然的機會,顛覆了我對重慶雞公煲的認知。
重慶雞公煲,居然不是重慶特產,甚至和重慶沒有半點關系!
不信?在重慶街頭隨便找個人來問問,哪個都不曉得重慶雞公煲!只有一道重慶菜:燒雞公。
既然重慶雞公煲和重慶沒有關系,那么為什么名字里面有“重慶”二字呢?
原因是重慶雞公煲的創始人叫x重慶。他到底姓張還是姓劉、姓王,至今還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而這位x重慶的老家也是個迷,有人說他是上海人,也有人說他是香港人,還有認為他是福(hu)建人的。
還真是謎一樣的男子……
據說x重慶在上海聽別人說起了“重慶燒雞公”和“重慶干鍋雞”的做法,于是突發奇想,決定創造一道新菜,他花了四個月的時間研究發明了“重慶雞公煲”,并把它發揚光大。之所以叫“雞公煲”而不是“公雞煲”是因為那里的方言管公雞叫雞公。
“大家好,我是x重慶,這是我的重慶雞公煲”
每個學校的后門和公司的樓下,重慶雞公煲的人氣和熱氣都十足的旺盛,僅次于炸串店和奶茶店,甚至有些老板還會在招牌上形容它,“正宗重慶味兒”或者是“重慶人親手做的雞公煲”。
可是重慶雞公煲并不是重慶菜呀,老板你的心真的不會痛嗎?
重慶雞公煲中的干鍋完全把濃郁的湯汁滲入食材當中,雞肉濃香嫩滑、土豆綿軟香辣、金針菇爽口鮮滑、汁香味麻、不油不膩、濃稠香郁,辣度猶如喝二鍋頭般上頭,讓人大唿過癮。一鍋重慶雞公煲總能好吃到讓你吃上三碗米飯。特別是冬天,吃上一口,整個人都舒服了。
但是!!!它真的和地名重慶沒有半毛錢關系。
聽說,惹怒一個重慶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吃雞公煲。
如果你有一個重慶朋友,千萬不要帶他吃重慶雞公煲來安慰他的思鄉之情。
其實,像重慶雞公煲這樣“名不副實”的“地方特產”還有很多,比如印度沒有飛餅、蘭州沒有拉面、安徽也沒有牛肉板面、揚州炒飯來自福建、海南雞飯是新加坡的國菜、串串香不是來自成都,而是玉林……
雖然這些美食在一定程度上“欺騙”了消費者,但是能火到大街小巷和讓我們記住它們正確或錯誤的名字必定有它們的過人之處,讓我們這些挑剔的吃貨們得到味蕾上的極致感受。
畢竟在我看來,美食界的唯一錯誤只是不好吃呀。
---------------------完----------------
重慶特產推薦閱讀:
(文章來源:吃貨盟)